湖南召开第3届高校艺术院长论坛 破解艺术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难题
三湘都市报6月4日讯(记者 黄京 实习生 杨雪梅 陈秀) “文化湘军”名声大噪,但湖南却没有专门的音乐学院、美术学院和艺术学院,缺乏在全国艺术教育领域有影响力的旗帜。这样的现状怎么破?6月2日,由湖南省学位办主办、长沙理工大学承办的湖南省第三届高校艺术学科院长(系主任)论坛在长沙召开。此次论坛以“创新·梦想·未来”为主题,200余名省内外知名艺术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围绕艺术人才培养、教育教学难题进行探讨,为湖南艺术教育的繁荣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。
“抱团”打造“艺术教育湘军”
湖南文化事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极具影响力,"电视湘军"、"出版湘军"、"动漫湘军"、"演艺湘军"、"设计湘军"等各路大军精彩纷呈。省教育厅副厅长唐亚武介绍,全省37所本科院校中,有29所高校办有艺术类本科专业208个,共有在校本科生67352人,占全省本科在校生总数的9.79%,近十分之一。有11所学校招收艺术类研究生,在校研究生合计2262人,占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研究生总数的2.99%。“但是,湖南没有专门的音乐学院、美术学院、艺术学院,我们缺乏在全国艺术教育领域有影响力的旗帜,这是我们长期的一块心病。”
唐亚武表示,目前我省已成立了音乐、美术和艺术设计三个学科专业联盟,接下来,还须充分发挥三个联盟的作用,“抱团”做大做强做优湖南艺术学科,打造“艺术教育湘军”。
艺术人才培养要“由表演型向教育型的转变”
“音乐厅门可罗雀、艺术乐团惨淡经营、艺术家艰难生存”……论坛现场,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发表了《艺术教育:供给侧改革,需求侧发力》主题报告。在他看来,大国的真正崛起在于其文化的崛起,而我国要发展成文化大国任重而道远。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,音乐、美术、设计等艺术教育工作者都将会是一种极端稀缺资源。他认为,要改变现状,必须要让每一个公民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:要想成功幸福,从小热爱艺术。同时要注重艺术人才的分类培养,实现“由表演型向教育型的转变”。
论坛中,不少专家还呼吁为艺术学科"量身定制"教学和科研成果评价体系,各高校要齐心协力营造一个共生发展、共创多赢的湖南艺术学科建设发展良好生态。